跨出拒學的門檻,讓生命不再困頓
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、臨床心理師/王意中
當孩子到了上學時間,足不出戶,對於許多爸媽來說,總是只能乾著急。好說歹說,孩子就是不為所動,眼看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,其他的學生們都一一的,往校園裡,跨了進去,但是自己的孩子卻持續窩在家裡。
面對眼前拒學的孩子,無論是當事人或是父母,總是不時的耗損著自己的時間與心力,而疲憊不堪。這對彼此來說,都是一場劇烈的身心消磨。
「他不出門,我能怎麼辦?」許多父母深感莫可奈何,直接放棄,或索性採取強硬的方式,無論如何,就是要讓孩子到學校上課。只是在這樣的拉扯過程中,卻造成了往後不可抹滅,更大的親子衝突。
這時,我們卻忽略了一件事,孩子拒學,到底在明示、暗示我們什麼事?該是得要按下暫停鍵,好好的來思考,眼前這拒學行為所要傳遞的訊息。
每個人的拒學成因與經驗不盡相同,無論來自於孩子個人的身心特質,或是孩子所面臨的生活、學習、人際、工作、感情等壓力課題,而破壞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,應該有的上學規律。
使得上學這條路,對孩子顯得遙不可及。而如此日復一日的繭居在家裡,最終將導致孩子、爸媽以及學校三方面,共同豎起了白旗,宣布放棄。而繭居生涯的序幕,正式開啟。
然而,一回又一回的拒學,卻讓孩子不自覺的,往生命中的黑洞,一步一步深陷下去。令人對於孩子的未來,不忍卒睹。但我相信,沒有孩子一開始就想要如此作繭自縛,讓自己的生命困住。
此刻,是真的需要有一些類似的成功案例,讓爸媽以及老師重新燃起,想要協助拒學孩子的動力。同時,透過方法指引而有所遵循,逐漸修正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模式。
同時,閱讀拒學的相關案例,也讓孩子有了共鳴。而作者杉浦孝宣的成功經驗,也讓長時間處在匈牙利諺語「逃避雖可恥但有用」狀態的孩子,終於望見隧道出口的那一道光,而喚起行動改變的契機,而不再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困境裡。
拒學終究有出口,就讓我們從閱讀《拒學,不要搶救》這本書開始。
拒學,不要搶救:第一本讓繭居族願意走出家門的實用SOP! 從拒學到正常工作,90%都能恢復。
(不登校‧ひきこもりの9割は治せる1万人を立ち直らせてきた3つのステップ)
作者: 杉浦孝宣
譯者: 黃雅慧
出版社:任性出版
購書連結,請往這裡
https://reurl.cc/d5QYOg